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20211020號提案答復的函
粵科函區字〔2021〕847號
葉文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改革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的提案》(第20211020號)提案收悉。經綜合省港澳辦、省教育廳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提案指出了當前阻礙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的一些問題,如缺乏完善的技術交易平臺、轉化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熟悉科技成果轉化市場運作的人才匱乏等,建議通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培育和建立、推動粵港澳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創新合作、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企業化運作、完善科技轉化經理人制度等舉措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我們認為這些建議觀點明確、針對性強,對推動科技成果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一、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培育和建立
一是實施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科技成果評價機制。2016年國務院取消了政府部門科技成果鑒定行政許可事項,各級科技行政管理部門不再組織科技成果評價工作,按照“誰使用誰評價”的市場化原則,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均可作為評價機構開展社會化評價工作。目前,科技部正在研究制定《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指導意見》,提出進一步加強評價對科技創新價值發現及轉化應用的促進作用,樹立以質量、貢獻、績效為核心、以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為基礎、以轉化應用為目標、以市場主體為支撐的成果評價導向,完善市場化評價方式,建立規范、高效、科學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
二是加快技術(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建立了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和廣州產權交易所廣州技術產權交易中心2家技術(產權)交易機構,2020年共促成技術交易145項,成交金額為3.67億元,服務企業124家。培育建設了廣州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珠海橫琴國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中國(南方)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等三個政府支持的知識產權交易運營特色平臺和綜合性平臺。其中,廣州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為省級交易平臺,具有掛牌交易資質,為廣東企業提供專業知識產權供需信息獲取平臺。支持市場化知識產權運營機構發展,目前,全省各類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和服務機構達57家,其中國家專利運營試點企業15家。知識產權運營機構發展活躍,在知識產權運營人才培養、專利池與專利聯盟建設、知識產權投融資、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知識產權全流程服務與運營云平臺、知識產權交易、專利信托等運營模式方面積極探索,為市場提供專業化深層次知識產權金融和運營服務。
三是大力發展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重點推進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和國家技術轉移南方中心建設,培育技術產權交易服務樞紐型平臺。目前華南技術轉移中心自主研發的“華轉網”線上服務平臺率先開啟科技服務“電商”時代,搭建了項目、需求、人才和服務商四大專業數據庫,整合集聚科技成果等創新要素5萬余項。在省內高校、科研院所培育建設一批運營機制靈活、專業人才集聚、服務能力突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目前,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相繼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佛山市建設的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亦初見成效。支持民營中介服務機構發展,一大批民營化、市場化、網絡化的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在廣東紛紛涌現并加速崛起,涌現集聚了高航網、博士科技等市場化、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生產力促進中心142家,已初步形成上下聯動、協同合作、地域分布覆蓋省內主要地市縣和專業鎮的生產力促進服務體系。全省31家國家技術轉移機構,促成技術轉移項目21068項,比上年增長41.22%。成交金額為37.55億元,比上年增長27.81%。
四是推動廣東省產業技術研究與轉化示范機構聯合體建設。結合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任務要求,以及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現階段實際情況,謀劃構建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為目標,以構建成果轉移轉化生態為抓手,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著力點,依托一批兼具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功能的高水平科研機構,逐步建成由“1+9+N”機構組成的省級產業技術研究與轉化示范平臺,最終形成一個以“核心總部—王牌軍—獨立團”為“作戰序列”的全省產業技術研究與轉化示范聯合體,將其打造成為有效推動我省科技成果轉化的“集團軍”。
二、關于推動粵港澳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創新合作
一是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科技資源共享。科技資源共享制度體系初步形成。《廣東省人民政府促進大型科學儀器設施開放共享的實施意見》(粵府函〔2015〕347號),為國有資產的服務收入與分配問題提供了制度保障;《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粵府〔2019〕1號)規定共享服務收入可作為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建設完成廣東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粵科匯),集共享資訊、資源整合、在線服務、數據管理于一體,有效對接了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并制訂發布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服務平臺的運行規范和數據交換規范兩個廣東省地方標準,規范和引導我省各級平臺的建設與運行。目前平臺已匯聚全省大型科學儀器10053臺(套),原值總計107.67億元,為省內科技發展提供了支撐。
二是建立粵港澳科技合作機制推動省內科技計劃向港澳機構開放申報。粵港、粵澳分別在粵港、粵澳合作聯席會議機制下成立了“粵港科技創新合作專責小組”和“粵澳科技合作專責小組”,建立了溝通對接機制,定期舉行雙方負責人會議,探討科技合作事宜。鼓勵支持港澳機構牽頭或參與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省自然科學基金、港澳科技成果來粵轉化等項目專題。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實施以來,由港澳地區單位參與承擔的項目共有26項,牽頭2項(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自2019年起開始面向港澳地區科研人員開放申請,符合條件的港澳機構可申請注冊成為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依托單位。2021年度擬立項省自然基金面上項目中,擬資助香港大學等7家港澳高校申報項目共43項(香港34項,澳門9項),擬資助共430萬元。在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省市聯合基金項目(粵穗、粵深、粵佛、粵莞)中設立粵港澳研究團隊項目,在科技前沿領域支持粵港澳科技人員聯合組建研究團隊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2019~2020年,支持粵港澳研究團隊項目12項,共有香港大學等7家香港機構參與,廣東省級財政經費投入3000萬元。珠海市為推動珠港澳三地科技創新合作不斷升級,積極承接港澳科技創新資源,2020年7月1日發布《珠海市珠港澳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管理辦法》,對港澳地區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支機構、港澳科技成果轉化、粵港澳科技合作項目進行配套,通過獎勵補助、事后補助、配套補助等方式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持,如對符合條件的國家、省立項項目配套申報單位,最高將給予200萬元的配套資金支持。
三是推進粵港澳高校科技合作交流。深入落實“科創12條”等政策文件,積極配合省直相關部門推動三地開展要素流動等方面的創新試點,推動高校建立重大科研儀器和平臺的共享機制,在人才、資源、平臺、成果等方面實行共享。探索以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和產學研中心等為載體的科技合作模式。2020年省科技廳參照省實驗室立項建設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其中我省高校牽頭8家。廣泛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學術交流、聯合攻關等項目式科技合作,有效推動粵港澳高校科技創新資源的共建共享、優勢互補、多方共贏。在疫情防控形勢下,克服困難積極對接港澳高校,省市屬高校選拔錄取了博士136人,碩士1046人開展聯合培養,超額完成教育部下達的計劃任務。
三、關于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企業化運作
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措施。近年來,我省相繼出臺《廣東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2019年修訂)、《廣東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2016年修訂)、《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實施意見》(粵府辦〔2016〕118號)等一系列法規政策,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政策環境不斷完善。2019年1月“科創12條”明確規定,高校獨資設立的資產管理公司可將高校委托或劃撥的科技成果自主作價投資,對科技人員實施股權激勵,所持企業國有股份收益分配及退出由高校自主審批,收益可部分留歸公司使用。高校資產管理公司開展科技成果作價投資,經履行勤勉盡責義務仍發生投資虧損的,由高校及其主管部門審核后,不納入國有資產對外投資保值增值考核范圍,免責辦理虧損資產核銷手續。2020年,省財政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大授權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通知》(粵財資〔2020〕31號),進一步明確省級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對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除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及關鍵核心技術外,不需報主管部門和省財政廳審批或者備案。對科技人員實施股權激勵,所持企業國有股份收益分配及退出由省級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自主審批。
二是重點推進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建設。2017年,省科技廳、廣州市科技局、南沙區政府三方簽訂《聯合共建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協議》,采取省市區三級聯合共建模式,在三年內投入1.8億元經費支持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建設。華南技術轉移中心采取企業化模式運營,區域綜合型樞紐成果轉化平臺效應發揮顯著,其自主研發的“華轉網”線上服務平臺率先開啟科技服務“電商”時代,搭建了項目、需求、人才和服務商四大專業數據庫,整合集聚科技成果等創新要素5萬余項,促成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交易1.88億元,超過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受益。
四、關于培養市場急需的技術轉移人才
一是建設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2020年7月,我省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依托機構,在科技部火炬中心關懷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基地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一,推進基地規范化制度建設。建立了運營管理、聯合培訓分中心管理、產業聯合實訓基地管理、基地專家委員會組建管理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保障基地的規范化運作。第二,高標準設計課程及組建了師資隊伍。根據《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培訓大綱》(試行),結合廣東省需求與特色,增加“定制化”“案例化”的實務操作環節,通過48門大綱課程設計,細化和落實了不同等級對應的課程和學時要求,課程已組織專家論證并動態進行優化。面向全國乃至更廣區域,征集優質師資,目前已形成超過50名的具有國際化經驗、產業背景及熟悉廣東及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產業、金融的專家師資隊伍。第三,高質量開展授課培訓。2020年成功舉辦2期初級技術經紀人培訓班,培訓學員超過250名。同時積極利用港澳資源,開展國際化技術轉移人才培養。2020年與香港大學理工學院的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ISTA)合作,開展為期4天的高端特色課程培訓——國際注冊技術轉移經理人培訓(RTTP),邀請了包括多位國際視野的專家參與授課,培訓學員40名。第四,積極搭建技術轉移人才交流平臺。2020年發起主辦“2020年灣區技術經理人高峰論壇”,邀請北京、上海、武漢、廣州、深圳等多位技術轉移領域的專家進行主旨報告,參加過技術經紀人培訓的120多名學員,以及來自全省其他地區的專業人士進行了專題分享,交流從業經驗,搭建起高質量、強鏈接的灣區技術轉移人才交流平臺。
二是開展全省技術經紀(經理)人入庫備案。2020年8月,廣東省科技廳采取先入庫后備案的方式啟動全省技術經紀(經理)人入庫備案工作,加強技術轉移人才隊伍管理,全面、動態掌握全省技術轉移人才情況,截止2020年底,全省技術經紀人入庫369人,備案初級經紀人82人。同時,深圳、廣州、佛山、東莞、中山、江門等地市結合本地技術轉移工作需要,也在積極培養本地區技術轉移人才隊伍。
三是深入推進高校產學研合作。深入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通過構建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發展格局、推動學科專業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加強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等十一條措施,推動教育鏈、產業鏈和人才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出臺《關于推進本科高校產業學院建設的若干意見》,建成173個產業學院,覆蓋電子、通信、農林、醫藥40多個產業領域。布局實施《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分別成立研究生聯合培養佛山基地、東莞基地、中山基地,認定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點近500個,4年來有效促成校企協同解決技術難題超過3000多項。強化本科實踐基地內涵建設,已立項建設涵蓋各專業學科的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954個,通過校地協同,協調產學合作,應用研究及轉化,為學生實踐教學提供更多優質平臺。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根據《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指導意見》的指導精神和科技部統一部署,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指導意見,細化政策措施,尤其對支持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建設制定相應的條件和標準,推進我省科技成果評價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是培育建設科技成果轉化骨干機構。研究制定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扶持政策,實施技術轉移機構備案管理,重點培育一批專業化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龍頭骨干技術轉移機構。支持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建設成為國際化、綜合型技術轉移高端樞紐平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培育建設一批運營機制靈活、專業人才集聚、服務能力突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如技術轉移辦公室、技術轉移中心或機構、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或機構等,推動科技成果與產業、企業需求有效對接。
三是深化粵港澳科技創新交流合作。持續實施粵港、粵澳科技創新聯合資助計劃。聯合港澳開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活動,推動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論壇、粵港澳科技金融合作發展高峰論壇、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等,攜手打造若干國際知名科技創新活動品牌。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為依托,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科技交流合作。繼續探索深化“人往來、錢過境、稅平衡”,進一步破除制約科技合作發展的制度壁壘,推動創新資源和要素在大灣區更加自由流動。
四是進一步暢通科技資源共享機制。進一步支持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優化基礎研究與創新創業發展環境。研究開放共享管理、評價考核、粵港澳跨境共享等制度與措施,暢通科技資源共享機制障礙。推動建設粵港澳大型科研儀器設施共享平臺,對接國家網絡管理平臺,承接國家科技資源調查及開放共享相關任務。整合集成省實驗室、在粵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等平臺基地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資源、實驗技術人員、領域專家等服務資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儀器設施與服務資源聚集地。
五是壯大技術轉移人才隊伍。依托東莞松山湖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開展初、中級技術經紀人、高級技術經理人培訓,構建全省初級、中級、高級專業化復合型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體系。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省科技廳
2021年7月7日